小说屋 > 创业民国 > 第六十九章 莱县根据地

第六十九章 莱县根据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大刁民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小说屋 www.xs5.la,最快更新创业民国最新章节!

    王洋的这一招,着实让大家开了眼界。原来围魏救赵还可以这样打的。薛成凤虽然还恨着王洋但是她还是挺佩服他的。王洋带队回到莱县后。他开始着手巩固莱县这个地方。这将是自己立足发展的根据地。他让廖文涛把早准备好的捷报稿件发到后方国统区去。以此来寻得国民政府的认同和封赏。

    侯静儒接到王洋的报告很震惊。他一直在等着王洋的消息。他认为王洋不可能就这样消失啦。他从王洋礼送回来的军官那得知,王洋接下来是有大动作的。但是具体去哪他不知道,当时的侯静儒就想着王洋会不会带兵回龙城去。果然这小子去了龙城,还攻下了莱县。部队也发展到八千多人。并且还打退了北野川的第一次进攻,在龙城站住脚啦。他也明白王洋这时给他发这个报告的用意。这小子是等着自己为他向上层请功。侯静儒也乐意去找国防部为王洋请功。王洋在龙城的捷报居然还传到蒋介石的耳朵里。当即找来人询问情况,得知是他周老的孙女婿,侯静儒的干儿子。当即夸奖了王洋是个人才,并找来侯静儒让他去办这件事。一定要安置好这批从中条山突围的部队。还封王洋为少将,他的部队改为新编108师,王洋为少将师长,赏大洋一万块。部队赏大洋三万块。其他人让侯静儒去安排。

    侯静儒得到蒋介石的许可,立刻回到西安安排手下去莱县。侯静儒这次派人去还特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自己的恩师周仲乐,周仲乐很高兴王洋拿下了自己的家乡莱县。当然之前他也猜到王洋去了龙城。他让去的人捎给了王洋一封信。嘱咐他一定好好在莱县扎住根。

    对于王洋的好消息却让钱文很生气,因为中条山的失败。自己带着亲信丢下部队逃了回来。虽说捡了一条命但是现在无兵无权的,在自己的岳父安排下进入了西安行营战情研究室当了一个小小的处长。想着要是自己当时没有跑,也跟王洋一样。那这份功劳就是自己的啦。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他赶紧求助自己的同学戴笠,想通过他向校长请求再让他组建16师。果然,在戴笠的帮助下。蒋介石同意钱文在西安重建16师。16师能够很快的重建很大一部分是要感谢王洋的。当时王洋把中条山救出的军官中上校以上的军官都送回了西安。他们都知道王洋是侯静儒的干儿子,当然到了西安后都跑去感谢了侯静儒。就这样这批滞留在西安的军官都被安排进16师啦。又以戴笠的关系,从后方各地抽点兵员到西安。不到三个月16师又组建起来八千人。钱文开始加紧训练,想要重新恢复16师以前的战斗力。

    唐参谋的到来,让王洋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啦。王洋如愿以偿的被封为少将师长,唐参谋这次还肩负着调查王洋的实际情况的。唐参谋这次并没有把蒋介石赏给他们的大洋带过来,只是把大洋换成法币带过来啦。这让王洋很气愤,但是他不能发作。只是问道为什么变成了法币。唐参谋解释说道:“大洋不好运送,换成法币好带来,再说莱县已经收复,那这里的伪币就得废除全部换成法币。有了这批法币,莱县才会真正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王洋心想:“感情侯静儒还是为自己着想啦。他不就是看见国统区的通货膨胀,才把属于自己的大洋换成了法币吗。还假惺惺的做好人。要不是自己现在有求于他,早就干了他。”这时的王洋只能陪着笑脸说还是干爹想的周到。他还告诉王洋,由于莱县地处敌占区腹地。后方的补给无法提供,所以让王洋自行解决粮饷军械。不过给了王洋一个龙城专员的头衔,管理龙城一切大小事务。这个专员看似很大的官。可是目前就只能管个莱县。其他地方谁会听他的。对于这一点王洋早有准备。不过有了这个专员头衔,日军投降之后到是有很大的作用。

    王洋开始把自己的部队进行整编,毕竟现在要到国防部备案。不过他根本就没有八千人马,只剩下不到四千人马。就算把俘虏算进去也才过五千。之所以往上报八千,是想弄个大官。再说以后也能招到八千甚至更多的人。眼下只能这样办。不过部队的架子还搭起来,所以还是暂编三个团、一个特务营、炮营、工兵营、运输营、侦察连、警卫连。只是现在每个团暂辖两个营。对于敢死队的18人安排,王洋把他们打散编入各部。对于卢刚,暂时还没有合适的营长职务给他,还得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所以把他送到龙城抗日大学的士官系学习去啦。唐参谋在这群人中发现了牛宝庆,知道他是黄埔毕业。所以回去报告给侯静儒啦。侯静儒本来就想在这新编108师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知道王洋这人眼前是听自己的,可是以后谁知道呢。这小子也不像是一个任人摆布的主。所以找一个自己的人来还是更靠谱的。这个牛宝庆是自己以前在黄埔的学生,也是校长的学生。自己还救过他呢,那他就有可能代替王洋。所以侯静儒又去找蒋介石把这个情况告诉他,蒋介石当然高兴啦。这可是自己的学生,说出去自己脸上有光,所以当即也奖赏牛宝庆为少将副师长。就这样新编108师有两个少将啦。

    侯静儒知道王洋只有四千多人。但他也没有向上面反映。可实际上跟国防部要的饷确是八千人的,不过给王洋的军饷就是如实的啦,其他那些反正也没人跟他算清。不过他到没有白拿这批军饷,还是给王洋送去了一千多的新兵。毕竟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嘛。

    北野川因为龙城这件事,羞愧的切腹自尽啦。这就意味着莱县暂时安全。这让王洋暂时的松了一口气。他开始大力发展莱县,毕竟莱县在日军的统治下,已经破败啦。现在莱县的总人口不足两万人,而自己手上部队加公职人员就达六千多人。以当时的生产能力,莱县的运作根本起不来。部队到时吃不上饭,这是待不住。所以王洋决定进行派军队进行生产。他同时还要进行土地改革。现在他手上有很多的地,这些都是从汉奸手里没收过来的。他可不打算把他还给原来的人,因为这些地大部分是地主家的。现在既然在自己手里索性进行土地改革。不过他没有直接照搬共产党的办法,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采取的办法是政府负责统一管理,之后租给农户收取三成收成当租金。三年之后,这块地还按市价卖给租户。

    可是这样还不是长远之计,毕竟跟日军打仗是一个持久战。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物资,还要大量的兵员。可以现在莱县总人口不足两万,里面的青壮年不到十分之一。要是硬是征调过来,那真是没有耕地的青壮力啦。到时粮食还得减产,一样会失败。没有兵员补充时间久了也会失败。想从后方补充兵员以后比在这征调更难。一个人想要成长到征兵的年龄,也要十五年。现在就是立刻结婚也生不出来啊。况且王洋清楚,日军离失败不到四年时间啦。结婚生子这条路肯定不行。现在就剩下从各地移民啦。

    于是王洋另外还出台一个政策,对于无主的荒地,谁开垦就归谁。鼓励各地的人来莱县落户。但凡来参军的外地人,都可以给房子给地安置家人。对于这个消息,大家刚开始还是半信半疑的。来的人不多,王洋一看这样不行。所以他让龙城籍的士兵军官都回一趟家,把他们的家里人都接过来。就这样老百姓才相信王洋。在自己家活不下去的人和没有地的人都来投奔莱县啦。不到三个月莱县的人口就变成五万人啦。部队也增加了一千多人。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粮食和住所就成了问题。住所,王洋都可以派工兵营去各村庄修建房子。但是这粮食不行,眼下又是冬季。这迁来的三万人是要吃饭的啊。自己之前让马武储备的粮食,但由于时间的原因。粮食还是不够全县的老百姓熬过这个冬天。所以王洋只能冒险从西安运粮来。好在自己西安有地,要不能就以现在国统区的情况,也没有粮食买。只要熬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就可以种粮食自足啦。

    北野川自杀后,龙城暂时处于防守状态。河野暂代旅团长的职务。眼下两边都是一团糟。日军正在准备华中作战,暂时没有精力来管这个小县城的丢失。再加上王洋没有进一步进攻邺县的企图,而是忙于恢复莱县。这让中村健有了新的想法。他向上级提议,王洋既然想恢复莱县的生产。他已经从各地秘密鼓励人去莱县。那就帮他一把,送他一批人去。他的具体计划是:把龙城其他地方村庄的人中青壮年抓了补充到伪军中。老弱妇孺送到王洋那里去,把龙城城里的大小乞丐都送去。以此来消耗王洋的粮食储备。这一招够狠,王洋要是不接受这些老弱妇孺,他们就会死于日军的枪下。接受,这些保准把自己吃个精光,到时日军来个经济封锁什么的。到时候莱县恐怖就得内乱起来。不用日军攻打自己就得先败啦。可是自己还不能不接受,小鬼子还搞了宣传。上级下令王洋一定的照顾好这些老百姓。以打好这次政治仗。而被清空的村庄也会限制共产党游击队的行动。

    对于中村健的这一招,让王洋左右为难。现在莱县城中开始聚集各地来投奔的难民,刚恢复一点的县城。又开始乱起来。本来王洋对待来投奔的老百姓是有专门管理的人员。但是中村健送来的几千乞丐。一下子就让莱县乱了团。各地的农民还好,有人管着。安排房子和地,也待的住。乞丐就不一样啦,有些闲散惯啦。在莱县县城到处乞讨。其中还夹杂着中村健安排的一些特务流氓。一时间莱县县城治安出了问题。王洋给马武下令,一定要清除这些乞丐。都安排去工作,不服安排的一律劳教。对于里面的特务流氓捣乱的全部镇压。马武是黑帮出身,当过定北帮的帮主。对于这点事,不在话下。很轻松的就查出混在里面的特务流氓。

    中村健给王洋送来的这一万多老百姓中,青壮年劳力没有一个。都是半大的孩子和上了年纪的老人。王洋下令收留他们让其他人很不理解。尤其是李清河,在他认为莱县的土地根本就没法养活这么多人,何况还是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他们只会拖累莱县。他的这个观点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王洋也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不能不接受。因为这是一个政治仗,你不能不接招。所以他只能咽下去。

    现在莱县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日军来攻,而是如何安置好这些百姓。这件事让王洋有些头疼,本来想着利用之前计划。吸引更多的老百姓来莱县,一是为了生产,二是能从中补充兵员。可是被中村健这样一搅和兵员没法补充,还多了很多的老弱病残。青壮年没有补充到,老弱病残去成倍增加。这让李清河的压力很大。不过中村健送来的几千乞丐,却让王洋补充了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只是这帮人看起来老弱病残的,其实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马武镇压了几个特务和流氓外,这帮乞丐就老实多啦。王洋让马武对这帮乞丐进行分类管理,先进行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再按身体情况或补充部队,或安置落户种地。对于乞丐中的小孩,王洋认为就算安置落户,到时没大人管着也没有。虽说现在补充不了部队,但是养个三五年的到那时年龄上就到啦。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既能要干,王洋就想干个大的。他不但从这些乞丐中分出这些孤儿,还把莱县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孤儿也集中在一起。办了一所军事化的学校,把这些人培养成自己的后备军。这些孤儿的人数也让王洋有些吃惊竟有五千多人。这都快赶上半个师的兵力啦。这么庞大的人数,让王洋承担一次学校有些吃力。所以他对这些孤儿进行相应的安排四岁以下的都安置给他们的亲戚,没有亲戚的安置在老百姓家。这样一来人数就在三千人左右啦。学校的选址就定在原南山基地,为了能使这些小鬼以后能发挥大的作用。所有的教师都是从原来的学生连中选,从全军各部抽调人去当军事教官。还组建了50人的学校保卫队。

    对于这些人的学习安排,王洋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可没有精力去办个九年义务教育。只能暂时大致的按照年龄分成三级:四岁到六岁为一年级,七岁到九岁为二年级,十岁以上为三年级。而王洋的征兵年龄是十五岁及以上。等孤儿的年纪大一些再征调入部队,这些学生按十人为一组,选一个人当组长。五组为一班,从中选出正副班长,再派一名教官负责。课程有文化课、历史课、算术课、军事训练课。王洋还规定三年级的学生一年进行重新安排:学习优秀者进入正规的学校进行高小学习,其他人根据身体情况或留级或送入部队。所以王洋对于这个学校的投入不亚于自己对龙城抗日大学的投入。

本站推荐:特种兵在都市佣兵的战争庆余年大清隐龙盛世嫡妃榻上欢:皇叔,有喜了!庶女有毒铁血强国重生之再来一次夜天子

创业民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屋只为原作者遇塘而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遇塘而居并收藏创业民国最新章节